目前分類:牙醫診所 (4)
- Jun 03 Thu 2021 02:07
指節疼痛當心!類風濕性關節炎悄上身
- Jun 02 Wed 2021 01:26
國衛院謝興邦團隊合成石松鹼 創新技術
科技部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簡稱國衛院)長期支持謝興邦博台中植牙權威士研究團隊,以化學合成技術,創下全球第一個以合成方式得到IsopalhinineA(石松科生物鹼),研究成果並刊登在化學領域頂尖期刊《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18, 57台中植牙費用, 15572-15576)相較國外的研究,大幅提升超過五倍的合成效率。
這項成果除去在應用化學期刊正式發表,並獲得德國蒂姆醫學出版社SYNFACTS主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rick M. Carreira教授選為「synfact of the month」作專文介紹(Synfacts, 2019,15,1)。
- Jun 01 Tue 2021 02:18
憂鬱患就醫 意願低落
在台灣憂鬱症流行病學調查中顯示,台灣憂鬱症患者平均失能天數卻高達74.9天、求助比率也較低更只有20%患者會在當年尋求協助,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廖士程表示,這也顯示出國內患者針對憂鬱症的治療仍較為排斥,抗拒自己罹患憂鬱症以及無法得知合適的就醫管道等皆是造成就醫及尋求支持的意願低落的原因,但未就醫的後果,卻可能造成憂鬱症狀更加嚴重,甚至是增加自殺風險。醫師呼籲應建立憂鬱症正確認知及並鼓勵患者不要畏懼就醫。
透過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及鼓勵患者持續治療,是改善患者中斷治療的重要全口植牙因素,張醫師表示,經由醫師於看診時傳達衛教知識,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並鼓勵患者在有藥物副作用產生時應即時與醫師溝通。
- Jun 01 Tue 2021 01:35
正確診斷暈眩新分類疾病 護理師終能正常生活
護理師退休的李小姐暈眩長達三年,四處找醫師都覺得沒有緩解,輾轉到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就醫,醫師張滋圃診斷她罹患新分類疾病:「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persistent p全口植牙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簡稱PPPD),施行歐美研究多年的新治療方法,李小姐終於緩解暈眩,能正常生活。
曾擔任護理主管的李小姐具備醫療知識,自己發生暈眩長達三年,四處求醫嘗試不同科別治療、做過很多檢查,結果全都正常,服藥沒什麼效果,甚至愈來愈不舒服。他描述2014年3月第一次眩暈,「感覺站不住,跟著電視上顏色淺的景物晃動。」之後愈來愈嚴重,「騎機車像開飛機騰雲駕霧;走路左右晃動,整個世界像地震,只有躺著能稍稍免於不適。」沮喪到覺得人生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