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每吃必吐,要當心!翔翔從出生開始,喝奶速度就很慢,但因為量還算足夠,所以家長不太在意,沒想到,等5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時,卻每吃必吐,只能繼續餵流質食物,1歲可吃固體食物時,更是吃進不久就全部吐出來,就醫檢查這才發現胃幽門處有個蹼狀先天性構造,阻礙食物通過,所以每吃固體食物就吐。

台北慈濟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李致任表示,翔翔就醫時,可從X光片看到胃部脹大,進一步內視鏡檢查更發現,胃幽門處有個蹼狀先天性構造,阻礙送往小腸的通道,只有流質食物能勉強通過,治療方式很單純,以外科手術將幽門蹼切除即可。

bebelianne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年輕人出社會普遍抱怨低薪,但許多職場老鳥卻認為該現象是年輕人不努力造成的,到底真正的答案是什麼,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標準答案。而近日有網友在「爆怨公社」中分享了自己聘請的八年級年輕女孩一連串荒唐的行徑,讓他既傻眼又無奈。

原PO貼文表示,自己經營的早餐店近期請了一個八年級女孩,但卻狀況百出「第一天正常上班,但下禮拜二要請假看牙醫!第二天遲到、第三天上班前15分鐘傳訊息說經痛不來了!」更離譜的是第六天直接曠職不來,讓原PO無奈的貼文怒罵「騙人沒經痛過?經痛不能上班,但可以出門看醫生?騙人沒補過牙?可以一個禮拜內補三次牙?一大早看到訊息覺得超火大!覺得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給她方便當隨便?」

bebelianne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改善偏遠醫院及偏鄉離島衛生所放射專科醫師不足問題,衛生福利部胸腔院參與衛福部規劃建置的「醫療影像判讀中心」,醫師可透過網路平台即時進行影像判讀,及時發現可疑胸腔疾病,縮小城鄉醫療資源差距,獲衛福部「影像判讀績優機構獎」,內科醫師陶瑞明也獲「影像判讀績優個人獎」。
胸腔病院長黃瑞明表示,偏鄉影像判讀服務,是藉著縮短醫療資訊傳輸上的落差,有效且及時發現患者可疑的胸腔疾病,縮短診斷及治療決策時間,大大提升偏遠地區的醫療品質。

bebelianne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日本盛行的「蘋果病」也出現在花蓮, 1名孕婦懷孕 23週時感染,全身水腫、血壓飆高,腹中的胎兒貧血合併腹、肺部水腫、心臟肥大,門諾醫院治療經臍帶輸血,孕婦和胎兒都已恢復健康。
門諾醫院今天舉行記者會,請來李姓孕婦和丈夫分享經驗。談起為保住腹中胎兒,多次歷經羊膜穿刺治療的疼痛, 19歲的李姓孕婦難過落淚,她說, 12月初因感冒就診,經診所診斷胎兒有水腫現象,轉介門諾醫院。

bebelianne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研究者Ashish Kulkarni及團隊研發出一種特殊藥品幫助人體「吃掉」癌細胞,以促進「巨噬細胞」活動為治療方法。生物醫學工程期刊指出,用白老鼠實驗發現,這種療程對惡性皮膚及乳房腫瘤有效。

新藥品由分子組成,如同堆積木一般,屬於「超分子」,也已獲得許可證,研發團隊希望未來幾年內能開始進行人體試驗。這類以免疫系統為主來對抗癌症的療法倍受關注,也是全球許多科學家競相投入研究的領域。

bebelianne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